中文
English

韩国公司法代变更登记:连任、退任全流程指南

master
2025-09-01

韩国公司法代变更登记必知:连任与任期届满退任登记核心要点解析

在企业治理合规领域,韩国公司法代变更登记是常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法律程序。许多企业误以为“仅当法代新任或离职时才需办理登记”,实则不然。本文聚焦韩国公司法框架下的法代连任登记与任期届满退任登记,结合法律规定与实务风险,为企业提供专业指引。


一、法代连任登记:任期届满≠自动留任,登记是法定要件

1. 连任登记的法律基础

根据韩国《商法》及公司章程,股份有限公司法代任期通常为3年(章程可另行约定)。若法代希望在任期届满后继续任职,必须通过股东会决议并完成连任登记,否则可能因登记缺失导致职务效力存疑。

2. 特殊主体的任期限制

需特别注意两类高管的任期限制(注:韩国法代可能涵盖董事、监事等职务,具体以公司章程为准):

  • 审计(监事):受《商法》强制规定约束,其任期以“最终决算期结束前”为限,且最长不超过3年;


  • 法代(一般董事):虽任期可由章程约定,但《商法》明确禁止超过3年的超期任职。


3. 连任登记的关键流程

连任需完成“股东会决议→登记”两步:

  • 首先,召开股东会对连任事项进行决议(普通决议或特别决议,视公司章程而定);


  • 决议通过后,需向登记所提交包括股东会决议书、法代履历等材料,完成登记手续。


提示:未同步完成登记的“连任”,可能被登记机关认定为“无合法依据任职”,影响韩国公司治理合规性,甚至导致第三方对法代权限的质疑。


二、任期届满退任登记:非主动离职也需登记,覆盖四大场景

1. 主动退任需登记

若法代任期届满后主动选择不连任,即使已与企业协商一致,仍需通过股东会确认退任事实并完成登记。登记是对外公示退任生效的法律手段,未登记可能导致第三方(如债权人、交易相对方)误认其仍为在职法代,进而引发合同履行、债务承担等法律纠纷。

2. 其他退任情形强制登记

除任期届满主动退任外,以下四类退任情形必须办理法代变更登记

  • 主动辞职:法代因个人原因提前辞去职务;


  • 解任:经股东会决议解除职务(需符合《商法》规定的解任事由,如重大过失、违反忠实义务等);


  • 死亡:法代因身故无法继续履职;


  • 丧失资格:因破产、被判刑、被列入失信名单等法定事由丧失法代任职资格。


核心逻辑:法代变更登记的本质是“公示职务状态变更”,无论退任原因是主动还是被动,均需通过登记切断原法代与韩国公司的职务关联,避免法律风险外溢。


三、逾期登记的严重后果:最高500万韩元罚款,影响企业信用

根据韩国《商业登记法》,法代连任或退任登记需在任期届满日起14日内完成。若逾期未办理,登记机关可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罚款,最高额度达500万韩元

此外,未及时办理法代变更登记可能引发连锁风险:

  • 影响韩国公司参与招投标、融资贷款等外部合作(金融机构、招标方通常将登记合规性纳入尽调范围);


  • 原法代可能因登记未变更被卷入未结诉讼或债务纠纷(如被债权人起诉要求承担任职期间的连带责任);


  • 企业信用记录受损,可能面临额外监管抽查或行政处罚,降低商业信誉。



四、专业服务助力:从定期检查到登记全流程,规避风险

针对韩国企业在法代变更登记中的常见痛点(如遗漏期限、材料准备不全、特殊主体登记规则不熟悉),스타트업전문로펌 법무법인 별 별별등기팀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:

  • 定期提醒服务:跟踪韩国公司股东会召开日期、法代任期届满日,提前规划登记时间节点;


  • 全流程代办:从股东会决议文件审核(确保决议内容符合《商法》及章程要求)、材料准备(含法代身份证明、履历、决议书公证等)到登记机关提交,全程跟进确保程序合法合规;


  • 风险预控支持:结合企业类型(如股份有限公司、有限责任公司)与最新法规,识别特殊主体(如审计)的登记特殊要求,避免因违规导致登记被拒或无效。



结语:对韩国公司而言,法代变更登记绝非“走过场”,而是企业治理合规性的重要环节。无论是法代连任还是退任,及时完成法代变更登记既是法律义务,也是防范法律风险、维护企业信用的必要措施。如需专业协助,欢迎联系我们为您的韩国公司法代变更事务提供全周期护航。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