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政策红利:享受税收减免、外资企业专项补贴,部分行业(如科技研发、高端制造)可获政府产业扶持;
市场价值:直接接入韩国成熟供应链与消费市场,尤其利于科技、贸易、文化类企业拓展区域业务;
权益保障:拥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与商业法律环境,大幅降低企业运营中的法律风险。
| 韩国公司类型 | 对应中国企业类型 | 适用场景 | 
| 株式会社 | 股份有限公司 | 中大型企业、计划上市或融资的企业 | 
| 有限责任公司 | 有限责任公司 | 小型企业、初创团队,管理成本较低 | 
市场调研与规划:分析目标行业前景、竞争格局、本地法规(如反垄断法、数据隐私条例),避免盲目投资;
确定公司类型:根据业务规模选择株式会社或有限责任公司,明确注册资本(韩国最低资本金为 5000 万韩元,约合人民币 25 万元);
准备核心文件:需提交股东护照、商业计划书、资金证明,关键是完成公司章程制定(内容需完全符合《韩国商法》要求);
提交注册申请:向韩国法院或商业登记办公室递交材料,外资企业需额外获得外国投资委员会批准,整体周期约 1-2 个月;
完成后续登记:注册通过后,需及时开设公司银行账户、申请税务 ID,确保财务合规运营。
公司名称:需符合韩国命名规范,避免与现有企业重名或侵权,建议提前通过韩国商业登记系统核查名称可用性;
注册地址:必须为韩国境内实际办公地址,可优先选择首尔、釜山等商业核心区,便于业务开展;
业务范围:明确主营业务(如 “电子产品研发与销售”“跨境贸易代理”),避免模糊表述导致后续经营受限。
股东名单:完整列出所有股东姓名 / 名称、国籍、出资比例及出资方式(现金、实物或知识产权等);
股权转让规则:明确股权转让的条件(如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、转让价格计算方式),从源头防止内部纠纷;
股东权利义务:注明股东的分红权、表决权、知情权,及未按时出资的违约责任。
董事会设置:规定董事人数(株式会社需至少 1 名董事,有限责任公司可灵活设置)、任期(通常为 1-3 年)及决策流程(如重大事项需多少比例董事同意);
股东大会:明确召开频率(年度大会、临时大会触发条件)、表决方式(线上 / 线下、投票比例要求);
监事职责(可选):若设置监事,需注明其监督范围(如财务审计、董事履职监督等)。
资本金管理:注明注册资本金额、出资期限(可分期出资,需明确每期出资时间节点);
分红政策:约定分红周期(年度 / 半年度)、分红比例(如按净利润的 50%-70% 分配)、未盈利时的处理方式;
财务报告:规定向股东提交财务报告的频率(如每季度一次)及披露方式(电子档 / 纸质档)。
修订条款:明确章程修订的触发条件(如股东结构变更、业务范围调整)、表决比例(通常需全体股东 2/3 以上同意或按约定比例);
解散规则:定义公司解散的情形(如破产、股东一致同意、经营期限届满)、资产清算流程及剩余资产分配方式。
语言与文化适配:韩国官方文件需以韩文撰写,建议委托中韩双语服务机构协助,避免因语言误差导致材料驳回;
税务合规:韩国企业所得税基准税率约 22%,可充分利用《中韩税收协定》避免双重征税,需在公司章程中明确税务责任主体;
知识产权保护:若企业涉及专利、商标,需在公司章程中纳入 IP 归属及使用条款,同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完成注册;
持续合规维护:公司注册后,需按规定每年提交财务报告、进行工商年检,公司章程修订后需及时向商业登记办公室备案。